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里的寂寞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寂寞掩柴扉"表达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孤独感受,而"苍茫对落晖"则是对这种生活背景的一个直接描绘,透露出一份宁静和淡远。
"鹤巢松树遍"形象地展示了山中景色,其中鹤巢意指高耸的松树,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人访荜门稀"则说明这里的人迹罕至,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绿竹含新粉"和"红莲落故衣"都是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绿竹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露水,宛如新生的粉末,而红色的荷花则像是已经褪去颜色的旧衣,这两句极富画面感。
最后,"渡头烟火起"和"处处采菱归"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景象。渡口升起的炊烟,显示出山中依然有着生机与活力,而人们在各处采摘着菱角等水生植物,体现了一幅和谐自足的田园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他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
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
庖厨出深竹,印绶隔垂藤。
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