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乃唐代诗人徐渌之作,名为《偶题》。诗中以闲适的笔调探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保存,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明遗产的怀念及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思。
首句“闲补亡书见废兴”,展示了诗人在平淡的生活中致力于恢复、整理那些已失传的文献,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修复的心态。接下来的“偶然前古也填膺”则表明通过这些努力,诗人才得以一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以下两句“秦宫犹自拜张禄,楚幕不知留范增”,分别以秦朝的张良与楚国的范增为例,指出了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与重视。张良是西汉初年的著名谋士,而范增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被用来强调历史选择的不公和遗憾。
中间两句“大道岂全关历数,雄图强半属贤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这里的大道指的是正义与正道,而岂全则是对这种正道是否完整、普遍适用的质疑。关历数可能是指通过时间的考验来验证真理,雄图强半属贤能则暗示了历史上的伟大构想往往需要优秀人物去实现和传承。
最后两句“燕台财力知多少,谁筑黄金到九层”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思考。燕台可能是指燕昭王时期的宏伟建筑,而“谁筑黄金到九层”则是一个夸张的比喻,用来表达对物质财富无止境积累的疑问,以及这种积累背后的人类欲望与努力。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保存、历史公正以及人性深处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