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其一)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船只竞速如飞鸿,歌声鼓声庆祝丰收。
风雨中直面北风,掀开窗帘夕阳映照楼阁红艳。
吴地孩童戏水显绝技,太守春游豪情似醉翁。
国家振兴之日必将到来,群鱼跃动空中画面生动。

注释

驰波:船只竞速。
斗舰:战舰比赛。
疾轻鸿:快速如飞鸿。
歌鼓:歌声和鼓声。
喧天:响彻天空。
保岁丰:庆祝丰收。
北风:寒冷的北风。
吹雨过:伴随着风雨。
卷帘:掀开窗帘。
斜日:夕阳。
照楼红:映照得楼阁红色。
吴儿:吴地的孩子们。
戏水:在水中嬉戏。
长技:高超技巧。
醉翁:像醉翁一样陶醉。
社稷:国家。
中兴:复兴。
岂无日:总有一天会实现。
群鱼跃水:众多鱼儿跳跃水面。
正飞空:正在空中跃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人在春日游湖观赏舟船竞渡的热闹景象。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开篇即刻画出激烈的水上比赛场景,波涛汹涌中战舰般的舟船疾驰而过,伴随着轻快的鸿雁飞翔和热闹的歌声与鼓乐,这一切都预示着丰收之年。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诗人不畏严寒,以坚定的姿态面对北风,甚至在雨水中穿行,而后又细腻地描绘出室内的温馨景象,窗帘被卷起,斜射进来的阳光照映出楼阁的红色。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接下来是对游子们在水中嬉戏的描写,他们以高超的技艺在水上穿梭,而太守则像醉汉一般地享受着春日的美好。

“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农业繁荣和国家安康的祝愿,认为这样的景象定会有实现的一天,同时也描绘出水中鱼儿跳跃如同在空中飞翔的生动画面。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其二)

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

风和官柳未飘絮,绿满园桑无附枝。

训练指麾谈笑里,清凉潇洒古今宜。

西溪雨足归舟稳,会送高帆入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方允迪

山阴兴尽晚船催,猿鹤欢迎入翠微。

为信在山名远志,便令满箧寄当归。

一床独设空诸有,三径就荒知昨非。

更赖仲容贤莫敌,竹林从此倍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方立义方曾在诗

西南一柱力擎天,笞凤鞭鸾下散仙。

不愤狐狸成窟穴,亦知沧海变桑田。

梦归丁令鹤飞去,念旧徐公榻尚悬。

我是乡人君是客,兴言及此泪如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王承可

籍甚王郎子,扬州一再逢。

至今清夜梦,犹在笑谈中。

想见芙蓉句,空怀杨柳风。

著鞭来不晚,声价动诸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