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允迪

山阴兴尽晚船催,猿鹤欢迎入翠微。

为信在山名远志,便令满箧寄当归。

一床独设空诸有,三径就荒知昨非。

更赖仲容贤莫敌,竹林从此倍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傍晚时分在山阴游玩尽兴,催促的船声唤起归心,猿猴和鹤鸟欢快地迎接我们进入苍翠的山色中。
为了表达对远方名胜的向往,就像那名叫远志的植物,我决定把满箱的思念寄回家乡——当归。
独自一人在床榻上,感觉世间万物皆空,三条小径荒芜,让我明白过去的追求已不再适合。
更加庆幸有仲容这样的贤良之友,他的存在让这竹林增添了几分光彩,仿佛倍增了友谊的价值。

注释

山阴:地名,指山阴县。
猿鹤:猿猴和鹤鸟。
翠微:青翠的山色。
远志:一种植物,象征着远方的志向。
当归:中药名,也象征着回归故乡。
诸有:一切有形之物。
昨非:过去的错误或选择。
仲容:人名,可能是朋友。
竹林:隐士居所,象征高洁友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之情,通过山阴晚船、猿鹤欢迎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方允迪的深厚情谊和敬仰。"为信在山名远志"一句,表明诗人对方允迪品格高尚和抱负非凡的认可与赞赏。"便令满箧寄当归"则是诗人想要送给方允迪一些礼物,以示心意。

"一床独设空诸有"可能暗示诗人在等待友人的到来,内心充满期待和孤寂感。"三径就荒知昨非"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环境的变化,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更赖仲容贤莫敌,竹林从此倍光辉",赞扬方允迪的德行与才华,如同竹林一样清新脱俗,令人敬佩。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寄方立义方曾在诗

西南一柱力擎天,笞凤鞭鸾下散仙。

不愤狐狸成窟穴,亦知沧海变桑田。

梦归丁令鹤飞去,念旧徐公榻尚悬。

我是乡人君是客,兴言及此泪如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王承可

籍甚王郎子,扬州一再逢。

至今清夜梦,犹在笑谈中。

想见芙蓉句,空怀杨柳风。

著鞭来不晚,声价动诸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叶应之

人老江湖外,官拘簿领缘。

剧谈尝共夜,好句得先传。

行李无他阻,朝廷有阙员。

相逢一笑喜,已种玉为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仲弥性祝子权

博士曾瞻穆穆光,贤良犹抱汉文章。

江山不隔梦千里,鸿雁欲归书数行。

蝇变岂能分白黑,木灾初未有青黄。

逡巡岁晚成何事,捧腹看傩驱不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