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灼灼

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

桃脸曼长横绿水,玉肌香腻透红纱。

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贵家。

流落锦江无处问,断魂飞作碧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曾经听说女子美丽的容颜比花朵还要鲜艳,当她梳起高高的发髻时还未到成熟的年龄。
她的面庞如桃花般娇嫩,倒映在碧绿的水中,肌肤如玉般香滑,透过红色的纱衣透出诱人的光泽。
她多情而不愿停留于神仙的世界,命运薄幸,曾嫌弃富贵人家的生活。
流落到了锦江边,无处寻觅她的踪迹,只有魂魄化作天边的彩霞,飘渺无定。

注释

灼灼:形容花朵光彩鲜艳的样子。
云髻:古代妇女高耸的发髻。
破瓜:古代女子十六岁称为‘破瓜之年’,意为成年。
桃脸:形容女子脸色如桃花般娇艳。
曼长:修长,此处形容身材。
玉肌:形容皮肤白皙如玉。
红纱:红色的薄纱。
多情:情感丰富。
神仙界:指超脱尘世的仙境。
薄命:命运不好。
富贵家:富贵人家,有权有势的家庭。
流落:漂泊,流离失所。
锦江:诗中的地点,泛指美丽的地方。
无处问:无处可寻。
断魂:极度悲伤的心情。
碧天霞:形容魂魄化作天边的霞光。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女子的美丽和她内心的哀愁。她如同花朵一样灼灼发光,容颜未曾被岁月留下痕迹。她的面颊犹如桃花般柔美,她的肌肤如玉般细腻,透出红润。此女子虽居神仙界,却仍存多情;虽曾富贵,也曾感到生命的脆弱。她如今流落在锦江之中,无处可问。她的魂魄似乎断裂,飞扬于碧蓝的天空之中,化作霞光。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对女子悲凉命运的一种抒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关河道中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

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刘得仁墓

至公遗至艺,终抱至冤沈。

名有诗家业,身无戚里心。

桂和秋露滴,松带夜风吟。

冥寞知春否,坟蒿日已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岁除对王秀才作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

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

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岁晏同左生作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

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

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

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