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赠江上老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老人的赞美和寄予深厚的情感。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这一句写的是老人渔捞之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仿佛鱼儿都能识破他的诱饵,在他尚未撒下饵料之前,鱼便已经心知肚明。这不仅展示了老人的高超技艺,也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的一种愿望,即希望能够像老人一样,使得连鱼儿的眼中都没有分别。这其中蕴含着对老人渔捞技艺之高超和他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揉蓝染钓丝"则是形象地描绘了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揉蓝指的是洗衣,染钓丝则可能指的是制作渔具,这些平凡之事在诗中却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江上老人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
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
苦心多为安民术,援笔皆成出世文。
寒角细吹孤峤月,秋涛横卷半江云。
掠天逸势应非久,一鹗那栖众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