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雨中谒先慈墓》由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首句“絮酒临风奠一卮”,描绘了诗人手持酒杯,在微风中祭奠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哀伤的氛围。接着“雷声隐隐不胜悲”一句,以雷声的轰鸣反衬出内心的悲痛,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
“英魂自拜丝纶后,劲节无言天地知”两句,通过想象英灵在祭拜后的静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敬仰。这里的“丝纶”可能指代某种仪式或传统,暗示了对逝者的尊重与追思。
“春草烟深人迹少,鹧鸪啼处马行迟”描绘了一幅春日荒凉的景象,春草茂盛而人迹罕至,鹧鸪的啼叫更添了几分凄凉,马行缓慢,似乎也在表达着哀悼之情。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墓地的孤寂,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
最后,“不堪回首江天暮,汉苑于今总黍离”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苍茫江天时的无力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汉苑”可能暗指古代帝王的园林,而“黍离”出自《诗经》,常用来比喻国家衰败、故土荒芜。这两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