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上堪修贡,甘泉代饮醇。

刘昆求愈疾,陆纳用延宾。

顾渚传芳久,灉湖擅价新。

唐贤经谱内,未识建溪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确实值得作为贡品献上,甘甜的泉水代替美酒饮用。
刘昆请求治愈疾病,陆纳用它来款待宾客。
顾渚茶的香气流传已久,澧湖新品更是价值非凡。
唐代贤士们的典籍中,还没有记载建溪的春茶。

注释

真:确实。
上:之上。
堪:能够。
修:制作。
贡:进贡。
甘泉:甘甜的泉水。
代:代替。
饮:饮用。
醇:醇厚的酒。
刘昆:历史人物,这里可能指代某位有需求的人。
愈:治愈。
疾:疾病。
延宾:招待宾客。
顾渚:古代地名,以产茶著名。
传芳:流传香气。
久:长久。
灉湖:又一个古代地名,可能也以茶闻名。
擅:擅长,占有。
价新:新品价值高。
唐贤:唐代的贤士。
经谱:典籍、记录。
内:之内。
建溪:地名,产茶之地。
春:春季,这里指春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品茶的生动场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茶的深厚情感和精湛鉴赏。

"真上堪修贡,甘泉代饮醇。" 这两句写的是上好的茶叶,能够被选为朝廷贡品,而清甜的甘泉水则是冲泡高级酒类的理想之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茶和泉水品质的高度评价。

"刘昆求愈疾,陆纳用延宾。" 这两句提及了历史上以爱茶著称的人物,如同朝代的刘昆和唐代的陆龟蒙,他们不仅自己享受茶的韵味,还会款待宾客,以此展现诗人对于茶文化传承的赞赏。

"顾渚传芳久,灉湖擅价新。" 这两句中,“顾渚”指的是唐代的茶学专家顾恺之,他对茶叶的品鉴有着深入的研究;“灉湖”则可能是指某个以产茶而闻名的地方,诗人提及这些地点,是在赞扬它们生产的茶叶新鲜且价格合理。

"唐贤经谱内,未识建溪春。"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的推崇,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建溪春”这一特定茶品的不了解,可能是在表示对于尚未尝试过的茶叶怀有期待和好奇。

整首诗通过对茶叶、泉水、历史人物以及茶文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茶的一种敬意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护国寺

少室久传西祖印,京华时不等闲寻。

黄枢慕道飞书密,紫禁知名示宠深。

一法遍垂春雨润,群生皆悟海潮音。

南归八桂禅庭在,后夜僧怀立雪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五善贵和容,荣观萃泽宫。

循声知得礼,上列见多功。

尽志三正内,矜能一发中。

无轻秉筹者,百中出群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云母功无比,蒲葵用有馀。

九华曹植赋,六角右军书。

皎皎蟾轮薄,萧萧雉尾疏。

曾窥五明伏,鹤羽映鸾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青紫间朱丹,三湘五岭间。充庖资爽口,泛酒助?□。

种色思圆月,丛生忆小山。

郤枝曾入手,招隐更聊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