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少室久传西祖印,京华时不等闲寻。

黄枢慕道飞书密,紫禁知名示宠深。

一法遍垂春雨润,群生皆悟海潮音。

南归八桂禅庭在,后夜僧怀立雪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少室山长久传承着西祖的教诲,京城中的寻找并不寻常。
黄枢向往佛法,频繁秘密地书写信件,皇宫中他的名声显赫,显示了深深的宠爱。
一种佛法如同春雨般普降,众生都领悟到大海般的教义声息。
回到南方,我心中怀念着八桂禅院,夜晚僧人如立雪般虔诚修行。

注释

少室:指少室山,佛教名山之一。
西祖印:西祖的教诲或传承。
京华:京城,这里指长安或北京。
等闲:轻易,随便。
黄枢:人物名,可能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僧侣。
慕道:向往佛法。
飞书密:频繁秘密地写信。
紫禁:皇宫。
一法:一种佛法。
遍垂:普遍流传。
春雨润:如春雨般滋润万物。
海潮音:大海般的教义声息。
南归:返回南方。
八桂禅庭:八桂之地的禅院,可能指广西一带。
后夜:深夜。
僧怀:僧人的内心。
立雪心:形容僧人如古人立雪求法的虔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丁谓的作品,名为《送僧归护国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僧人的尊敬和对佛法修持的赞美。

首句“少室久传西祖印”暗示了佛教中禅宗以心传心、印证机缘的精神传承,并且这一传统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这里的“西祖”可能是指达摩祖师,代表着禅宗的开山鼻祖。

接着,“京华时不等闲寻”表明在繁华的都市中,即便是短暂的停留,也充满了忙碌和追求,不容许任何闲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出僧人的修行生活与世俗生活的不同。

“黄枢慕道飞书密”中的“黄枢”可能指的是皇宫或高贵的地位,“慕道”则表明僧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追求。“飞书密”则是比喻僧人之间心意相通,或者是指佛法的深奥难以言传。

“紫禁知名示宠深”中,“紫禁”通常指皇宫,这里可能暗示着僧人的德行和修为被朝廷所认可,并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保护。“示宠深”则表达了这种恩宠是深远且不易得的。

“一法遍垂春雨润”这里,“一法”指的是佛家的教义或禅宗的修行方法。“遍垂春雨润”则形象地描绘出佛法如同春雨一般,无处不在,滋润万物。

“群生皆悟海潮音”表达了当佛法普及时,众生都能领悟到其中深邃的智慧,如同听到了大海汹涌的潮声。

最后,“南归八桂禅庭在,后夜僧怀立雪心”中,“南归”意味着僧人返回南方的寺庙,“八桂”可能是指特定的山名或地理位置。“禅庭”则直接表明了僧人的修行场所。在“后夜僧怀立雪心”的描绘中,僧人在深夜时分怀抱着清净的心境,如同洁白的雪一般纯粹。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还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美好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心灵澄明的理念。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五善贵和容,荣观萃泽宫。

循声知得礼,上列见多功。

尽志三正内,矜能一发中。

无轻秉筹者,百中出群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云母功无比,蒲葵用有馀。

九华曹植赋,六角右军书。

皎皎蟾轮薄,萧萧雉尾疏。

曾窥五明伏,鹤羽映鸾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青紫间朱丹,三湘五岭间。充庖资爽口,泛酒助?□。

种色思圆月,丛生忆小山。

郤枝曾入手,招隐更聊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桂林资圣寺

八桂提封接九疑,宝坊游览负心期。

栴檀未睹生天像,琬琰空传置寺碑。

白玉毫光应照我,黄金色相竟留谁。

灵川他日香云里,莫道凡夫见佛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