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后园秋色四首(其四)野蓼

窞池莲蒲短,久旱馀浅淤。

墙隈积馀埃,玉凤秋不翥。

野蓼根茎坚,幸得侵沮洳。

节叶瘦且赤,蘼芜交翠箸。

细蕊亦鲜洁,粉米糅丹素。

独窣袅轻穗,离披滴清露。

水花澹晚色,幽窅足真趣。

忽忆过梦泽,千里渺烟树。

芦花与蓼花,露锦荡雪絮。

深入芙蕖薮,远映蒹葭渡。

举鞭问飞鸿,驻马嚼佳句。

乃今四壁中,浩渺隔烟雾。

日斜对幽丛,聊以慰迟暮。

大似辛苦虫,无复风标鹭。

来因援沈溺,底事极幽锢。

屡上刳肠书,无地沥血诉。

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处。

祇因为诗人,故故独不去。

尝胆如啖蔗,食蓼犹鳝御。

仰首但有天,志节久愈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郝经在元代所见的秋日园中之景,特别是对野蓼的细致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园中植物在秋天的独特风貌。

首句“窞池莲蒲短,久旱馀浅淤”,描绘了池塘中莲与蒲草在干旱后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接着,“墙隈积馀埃,玉凤秋不翥”通过比喻,将墙角堆积的尘埃比作不再飞翔的玉凤,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寂静与萧瑟。

“野蓼根茎坚,幸得侵沮洳”则转向对野蓼的赞美,强调其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几句“节叶瘦且赤,蘼芜交翠箸”、“细蕊亦鲜洁,粉米糅丹素”、“独窣袅轻穗,离披滴清露”详细描绘了野蓼的形态特征,从叶片、花朵到果实,都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水花澹晚色,幽窅足真趣”则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宁静与美丽,水花在黄昏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淡雅,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忽忆过梦泽,千里渺烟树”、“芦花与蓼花,露锦荡雪絮”、“深入芙蕖薮,远映蒹葭渡”等句子,通过回忆与联想,扩展了诗歌的视野,将园中景色与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联系,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举鞭问飞鸿,驻马嚼佳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而“乃今四壁中,浩渺隔烟雾”、“日斜对幽丛,聊以慰迟暮”则反映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野蓼及园中其他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郝经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反思。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4)

郝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 字:伯常
  • 籍贯:元泽州陵川
  • 生卒年:1223—1275

相关古诗词

幽思六首(其一)

江山郁幽思,静止有天光。

宛然褰薄帷,明月照我床。

蟋蟀鸣孤根,鸿雁颃飞霜。

惄惄动羁衷,耿耿发清狂。

有万来无端,百折萦回肠。

晤言且伏枕,一寐成两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幽思六首(其二)

鸾凰翥丹霜,尺鴳抢枯株。

知止各翱翔,卑高一何殊。

精卫苦填海,冤愤一何愚。

鸤鸠不为巢,亦自有所居。

伟哉衡门士,高卧一束书。

曲肱有馀乐,不用长者车。

形式: 古风

幽思六首(其三)

濯缨厌世尘,入海求夜光。

贝阙涵珠宫,异色森绮芒。

采采满怀袖,驾龙登扶桑。

赤乌惊上天,火曜舒乾阳。

回视乃瓦砾,自愧空奔忙。

书生莫谩愚,敝帚安足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幽思六首(其四)

有物莫不由,万古长安道。

区区往来者,总向尘中老。

年年雨洒清,日日风驱扫。

行人竟无迹,涸辙生秋草。

我欲谢帝阍,离居事幽讨。

束载无良辰,几回问苍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