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其五)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看江上大雪纷飞,想这瑞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
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风飘来如同柳絮般的雪花,当她举杯饮酒时双唇好似烂熟的红樱桃,我则在酒杯前吁气措手,摸着白胡须。

注释

苏:苏醒。
翠袖:指穿翠绿衣裳的歌女。
绛唇:红唇。
樱珠:樱桃。
这两句是说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风飘来如同柳絮般的雪花,当她举杯饮酒时双唇好似烂熟的红樱桃。
镊:拔除。
霜须:白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雨后微雪初霁的景象以及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首句“万顷风涛不记苏”,形象地写出江面在风雨后的宁静,似乎连苏轼的个人经历都已被这广阔景色所淹没。接着,“雪晴江上麦千车”描绘出雨雪过后,江边麦田丰收的预兆,充满生机。

诗人感慨“但令人饱我愁无”,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希望人们能吃饱无忧,而自己的忧虑则显得微不足道。下两句“翠袖依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通过女子的衣着和饮酒后的红润脸颊,展现出宴席上的欢乐气氛和女性的娇美。

最后,“尊前呵手镊霜须”描绘了诗人自己在酒杯前呵手取暖,镊去胡须的动作,流露出一丝岁月沧桑之感,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撚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定风波.咏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瑶池燕.闺怨寄陈季常

飞花成阵。春心困。寸寸。别肠多少愁闷。无人问。

偷啼自揾。残妆粉。抱瑶琴、寻出新韵。玉纤趁。

南风未解幽愠。低云鬟、眉峰敛晕。娇和恨。

形式: 词牌: 越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