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温母秦国太夫人挽诗(其二)

八座太夫人,疏封大国秦。

酂侯仍有子,陶母不忧贫。

四纪恩光渥,三朝锡赉频。

哀荣极终始,当代更谁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尊贵的八位太夫人,她们来自封地秦国的大国。
酂侯家族还有后嗣,陶母无需为贫困忧虑。
历经四个朝代的恩惠深厚,多次受到朝廷的赏赐。
她们的荣耀贯穿始终,当今世上还有谁能与她们相比?

注释

八座:指地位高、声望大的女性。
太夫人:对贵族夫人的尊称。
疏封:分封的领地。
大国秦:指秦地,古代的一个重要地区。
酂侯:古代的一种爵位,此处指有爵位的人。
仍有子:还有后代。
陶母:指东晋名士陶侃的母亲,以节俭持家闻名。
不忧贫:不用担心贫困。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太阳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即48年,形容时间长久。
恩光:恩泽和光彩。
渥:深厚。
锡赉:赏赐。
哀荣:荣耀和哀荣,指一生受人尊敬的荣誉。
极终始:从开始到结束都达到顶点。
当代:现在这个时代。
谁伦:谁能相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为悼念韩子温的母亲秦国太夫人而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太夫人的高度赞扬和深深的哀思。

"八座太夫人","八座"是对朝廷中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指秦国太夫人身份显赫。"疏封大国秦",暗示她出身高贵,封地在秦,地位非凡。

"酂侯仍有子",典故来自汉代的萧何,此处借以赞美太夫人教子有方,子孙承袭荣耀。"陶母不忧贫",则引用陶侃母亲湛氏的故事,表示太夫人虽家境富裕,但依然保持简朴,不以财富为虑。

"四纪恩光渥",四纪即一百二十年,形容太夫人一生受到朝廷的恩宠深厚。"三朝锡赉频",锡赉指赏赐,连续三个朝代都频繁给予赏赐,显示了太夫人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哀荣极终始,当代更谁伦",总结了太夫人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哀荣,无人能及,表达了对她的极高评价和对她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典故和赞誉,描绘了一位出身显赫、教子有方、备受恩宠且品德高尚的秦国太夫人形象,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作十诗(其三)

独醒众所忌,尸素心怀惭。

既有不堪七,岂止宜休三。

再刖皆自取,百谪其犹甘。

归欤一丘壑,卜筑兰陵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作十诗(其二)

忆昔少年日,抗志期青云。

宦游三十载,所历多艰勤。

四持湖海节,再饷江淮军。

全家得饱暖,何以报吾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其二)

我得祇园十亩间,清沟一带巧萦环。

芟夷丛竹通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

攲枕清宵闻鹤唳,凭栏终日伴鸥閒。

西邻赖有诗人在,二老风流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其一)

薄宦归来卜数椽,悭囊倍费买山钱。

地幽不减林泉盛,天阔浑疑风月偏。

事与心违方问舍,客将老至合归田。

平生豪气今如此,百尺楼高空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