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感兴二首(其二)

泾渭久不分,清浊混同流。

百战诛李广,一言侯千秋。

所以旷达者,视此如蜉蝤。

有酒且云乐,焉知身后谋。

登高一翘首,汍然消我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登高感兴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黎贞所作,通过对比泾渭不分与清浊混同,以及李广之死与一言之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句“泾渭久不分,清浊混同流”,以自然界的泾河与渭河比喻人生世事的混沌不清,暗示了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难以分辨。接着,“百战诛李广,一言侯千秋”两句,运用历史典故,李广是汉代名将,英勇善战却屡遭不公,最终抑郁而终;而一言之功则指古代一些人凭借一句谏言或策略改变了历史走向,成就了千秋伟业。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影响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所以旷达者,视此如蜉蝤”,指出真正旷达之人能够从这些现象中看到人生的微小与无常,如同看待蜉蝣一般,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接下来,“有酒且云乐,焉知身后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对未来的审慎思考,既有对当下的享受,也有对未来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既热爱生活又不失远虑的人生态度。

最后,“登高一翘首,汍然消我忧”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眺望远方来消除内心的忧虑,表达了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通过超越日常琐事,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白鹿洞书院

古贤去已远,千载无真儒。

滔滔声利者,立教各以殊。

蜂虿异端起,颓风动堪舆。

急功数睢鞅,乱德首翟朱。

炎刘贵黄老,典午尚清虚。

正道既已屈,斯文那能舒。

所以蠹孽起,中原生虫蛆。

五湖迭兴替,黄屋为穷庐。

干戈日流血,腥膻秽寰区。

沙门虚无教,大兴南朝都。

唐相重其道,梁武舍其躯。

遂使天下士,靡然从所趋。

炫烂蛊心目,薰陶入肌肤。

惑世既已远,孰能究其馀。

韩公昌黎伯,不避斧钺诛。

一鸣通其志,争恨羽翼孤。

更益炽其焰,胡能塞其涂。

祇令学礼者,俯首空嗟吁。

堂堂炎宋兴,治化中古无。

周程应时出,吾道其来苏。

示以四勿箴,启以太极图。

至哉考亭老,博约谁能如。

大振濂洛学,上续洙泗徒。

镛钟出东序,叩之震江湖。

润泽若时雨,甄陶似烘炉。

王者惟有鉴,学者惟有谟。

坐令风俗改,骎骎追唐虞。

出守南康军,乘风之舞雩。

于以安所适,于以卜所居。

摩空五老下,峨然建庭除。

白鹿颜其扁,五车储其书。

时趋物亦改,废兴与之俱。

颓垣卧云烟,敝础迷蓁芜。

狐兔自出没,鹰鸦竞相呼。

我来重叹息,三顾仍踌躇。

圣朝贵文教,重才别贤愚。

相将见此屋,突兀庐山隅。

形式: 古风

养拙轩

鸿濛世已远,浇俗丧天真。

东家喜奔竞,西邻悦华芬。

斗坡有良子,宛如羲皇人。

鞭心入太朴,怀宝韬其文。

举世尚智巧,子以拙自珍。

举世重才佞,子以讷自存。

从衡舌如剑,毕竟殒厥身。

谨厚本强者,千载称名臣。

夫君抱德隐,俯仰和光尘。

一庵仅容膝,盎然天地春。

至宝贵不琢,至乐贵不闻。

忘形尔汝交,陶陶如饮醇。

卜邻永乐居,共作葛天民。

形式: 古风

学益轩

学益如学绩,绩之以盈筐。

进进日不已,机轴随斯张。

经纬合厥度,丈尺日已长。

涅就五彩色,裁成云锦裳。

又如学种粟,菑畬得其良。

播耘各以时,勿揠更勿忘。

有秋遂大穫,穰穰盈仓箱。

郭侯将门子,勇健七尺强。

喑哑若虎吼,击刺如鹰扬。

瞿然耻小勇,匹夫徒自狂。

构轩读经史,咀嚼其腴芳。

于以学尚父,六韬耿馀光。

于以学孔明,八阵尤彰彰。

韩范皆大儒,西贼心胆降。

愿公希其才,与之相颉颃。

他年作大厦,会看需栋梁。

形式: 古风

龙溪清隐图为赵小庵题

长笑宇宙间,寓形复何时。

贾傅空太息,宋玉徒伤悲。

彭泽洁身者,清风百代师。

淮阴功盖世,不免三族夷。

得失既如此,斯人竟何为。

小庵乐天老,晦迹龙溪涯。

溪边花木秀,溪上鱼虾肥。

钓鱼酌春酒,惜花临清池。

登高意更远,盻柯颜自怡。

论心来鲍叔,听琴有钟期。

不学屠龙术,不学歌采薇。

从容处斯世,岂逐浮云移。

讷子性嗜酒,陶陶日如痴。

远游感知己,看山伤别离。

濡毫作图画,聊写长相思。

结庐此山下,赋我归来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