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心看春只欲坐,偶骑马傍春街行。
可怜愁以草得暖,一寸心从何处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漫成呈文潜五首(其一)》。诗人以闲适的心态描绘了自己无意欣赏春景,只想静坐的情境。他偶然骑马漫步在春天的街道上,发现连愁绪也似乎因春草的温暖而稍减。最后一句“一寸心从何处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情感,可能是对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感慨,也可能是对内心纷扰的自省。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内敛与含蓄之美。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何处提壶鸟,荒园自叫春。
夕阳深樾里,持此劝何人。
不遣西楼对玉函,宋谯频缀副车衔。
今年重污花前酒,犹是扬州别驾衫。
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洞庭木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
欲指吴松何处是,一行征雁海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