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鹧鸪词(其一)》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画面。
诗中以“劝郎莫过洞庭湖”开篇,既点出了地点,又蕴含了深意,仿佛在劝诫某人不要前往某个特定的地方,暗示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危险或情感纠葛。接着,“湘妃庙前啼鹧鸪”,将场景进一步推进,引入了湘妃庙这一历史背景,以及鹧鸪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哀婉而凄美的氛围。鹧鸪的啼叫,常被视为离别、哀愁的象征,此处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可恨九嶷山隔断,翠华无处问苍梧。”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九嶷山作为阻隔,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是心灵深处的隔阂。翠华,本指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借指主人公心中的理想、追求或是对某人的思念。然而,由于九嶷山的阻隔,这种理想或思念无法实现,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有对情感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