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对晓来晴,天寒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疏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所见的景象。"独对晓来晴",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清晨的晴朗天气,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天寒景物清",寒冷的天气使得周围的景色更加清晰,透出一股清新之感。
"梅花分地落",诗人注意到梅花飘落在地,可能是冬日里的一抹生机,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井气隔帘生",通过井水蒸腾的景象,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早晨的静谧与清新。
"曾是吟招隐",诗人回忆起过去可能曾经吟咏过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何时遂耦耕",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实现归隐,与农耕生活相结合,过上理想中的简朴生活。
最后两句"萧疏头上发,已白二三茎",诗人以自身的苍老形象作结,感叹岁月无情,头发已经斑白,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哀愁。
不详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羁游虽不闲,幽思亦相关。
今日经行处,他宵梦寐间。
松江云在水,茂苑树成山。
况复多吟客,令人懒欲还。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芙蓉峰入天,寺与此峰连。
得见是冬月,要来从昔年。
寒潭盛塔影,古木带厨烟。
偶值高僧出,禅床坐默然。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馀。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
脩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丘陵知几变,耕稼学陶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