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雨雪叹戊辰冬

日夕将天兵,闻已度淮水。

黎庶仰虹霓,雨雪何不止。

北军利高亢,值此非所喜。

行师有纪律,日须五十里。

南风吹铁衣,却走泥没趾。

锈涩剑锋回,塺疏弓力弛。

况不便舟船,经涉殊未已。

指日布阳春,顽阴悉飘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见雨雪叹戊辰冬》,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背景下,士兵们在恶劣天气下艰苦行军的场景。

首句“日夕将天兵,闻已度淮水”描绘了军队在傍晚时分行进的情景,已经穿越了淮河,展现了军队的行军速度和决心。接着,“黎庶仰虹霓,雨雪何不止”表达了百姓对战争的担忧与期盼,希望雨雪能停止,预示着和平的到来。

“北军利高亢,值此非所喜”点明了北方军队的优势在于地势,但此时并非他们所期待的战场条件。接下来,“行师有纪律,日须五十里”强调了军队的严格纪律和每日行军的距离要求。

“南风吹铁衣,却走泥没趾”描绘了士兵们在恶劣天气下艰难行军的场景,南风使得铁甲衣发出声响,而行走在泥泞中,连脚趾都被淹没。随后,“锈涩剑锋回,塺疏弓力弛”描述了武器因长时间使用而生锈钝化,弓箭的拉力也因频繁使用而减弱。

最后,“况不便舟船,经涉殊未已”指出在这样的冬季,舟船行动不便,行军更加困难。然而,“指日布阳春,顽阴悉飘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相信不久之后,严冬将过,温暖的春天会到来,一切阴霾都将消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环境下士兵们的艰辛与牺牲,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王师至浙人情恟惧感而记之

厥哉南闽贼,远冒明王师。

军声动白日,淮海相逶迤。

群县务驰逐,民庶日何疲。

兵车恣横决,帷箔不可支。

岂知阳春日,坚冰乃相随。

我闻行师要,爱须威克之。

马嘶不敢骄,况尔部下为。

天子有休命,借问大将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怀恩楼为王宗勋赋

萱草生北堂,朝见夕已萎。

慈乌返故巢,鸣声一何哀。

感此时物喧,悠然动遐思。

况当慈母没,缅怀耿嗟咨。

赤子将入井,安能悟乖离。

营营愿襁褓,依依眷孩提。

周全乳哺艰,三年免于怀。

宵缝念儿寒,晨炊畏儿饥。

游子日已远,母心增伤悲。

殷勤二十载,为子有室家。

奈何白日晚,流光忽西驰。

明月照高楼,疏棂起凉飔。

徬徨中夜长,俯叹泪交颐。

慨彼泉下人,相见未有期。

形式: 古风

刘公觐毕姻诗勉之

飞飞鸳鸯鸟,比翼湖之涯。

生年不满百,燕婉当及时。

东邻有处女,春秋盛容姿。

一朝辞父母,托身游侠儿。

岂无百两将,而乃荡子妻。

妍华不自好,终身抱馀悲。

况君良家子,衣冠能自持。

母穷毕日欢,负此远大期。

辛壬与癸甲,斯文良在兹。

形式: 古风

答姜文进

瀰瀰江中水,黯黯江上树。

眷彼同心人,胡为忽异处。

驾言从扁舟,积雨不可渡。

愿随双黄鹄,庶以相会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