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喜得青州好从事,共登毕卓拍浮船。
云烟已借一千日,山鸟不须惊醉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喜得青州好从事"表明诗人对当前的居住环境感到满意,"共登毕卓拍浮船"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同游的愉悦场景,体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云烟已借一千日"中的"云烟"指的是自然界中流动的云雾,而"借"字则表达了一种随意、不受约束的情感。诗人似乎是在说,他已经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无限的灵感和快乐,"一千日"则象征着时间的悠长和生活的自在。
最后两句"山鸟不须惊醉眠"更深化了这种意境,山间的鸟儿不必因为诗人的到来而惊飞,它们似乎也沉浸于这宁静安详的环境之中。"醉眠"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放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
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尽锄芳草春应怪,初种黄花秋未知。
花外种松松外竹,渐无蝴蝶到东篱。
更作天随求枸杞,试从子美觅黄精。
但知一饱轻方丈,不为秋毫要眼明。
薄命何须问大来,时时废卷秖孤咍。
故园松竹空荒径,可胜渊明一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