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

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

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翻译

秋天的水面平静如镜,黄叶在傍晚飘落,渡口的云彩渐渐消散。
举手拉起红色的窗帘,挂上金色的挂钩,黄昏时分,有人倚靠在楼头。
欢乐之地,让人想起往事,歌声结束后陷入深深的陶醉。
消息遥远,梦中魂魄四处游荡,酒醒后只留下空虚的断肠之痛。

注释

秋水:秋天平静的水面。
黄叶:秋天落叶。
渡头:渡口。
朱箔:红色的窗帘。
金钩:金色的挂钩。
暮潮:黄昏时涨起的潮水。
欢娱地:使人快乐的地方。
思前事:回忆过去的事情。
不胜沉醉:无法承受的陶醉。
消息远:消息遥远或音信渺茫。
梦魂狂:梦中魂魄狂乱或四处寻找。
空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和思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图景,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首句“秋水平”直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背景,是一片平静之水,反映出秋天的宁静与淡远。紧接着,“黄叶晚”则更进一步烘托出了时节的特征,金色的落叶在暮色中飘零,增添了一份萧瑟。

第三句“落日渡头云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落日和渡船的画面,以及天边散去的云朵,将时间和空间感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接下来的“抬朱箔,挂金钩”则是室内景象,朱红色的窗棂与金质的门钩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映射出了一个高贵而又孤独的生活场所。

“暮潮人倚楼”,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暮色中的潮水和依靠在楼阁上的人,都透露出一种等待与寂寞。紧接着,“欢娱地,思前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那些欢乐的情景在心头萦绕不去。

“歌罢不胜沉醉”,诗人通过唱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即便是歌声也只能让自己沉浸于一种幻觉之中,无法完全摆脱内心的忧伤。最后,“消息远,梦魂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愁和无奈,消息难以到达,连梦境都充满了狂乱。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室内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种淡定而又带有哀愁的情感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幅深秋时分的静谧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97)

冯延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字:正中
  •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 生卒年:903--960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其一)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

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

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二)

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

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

褰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滴襟。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三)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

形式: 词牌: 芳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