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往喜今

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

虽在簪裾从俗累,半寻山水是闲游。

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

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思往喜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些经历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满足。

"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 这两句通过提到“忆除司马向江州”,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即诗人已经过了十五个年头,这里不仅是时间的积累,也蕴含着诗人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

"虽在簪裾从俗累,半寻山水是闲游。"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即便身处红尘俗世,但内心仍保有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精神自由之间的一种平衡态度。

"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他乡,也仍然怀念家乡,并且担心国家的安危。这不仅显示出诗人的乡愁,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喜悦,没有过多的牵挂与烦恼。这也许是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变迁之后,对现实有了更加成熟和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现状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和生活态度的转变。白居易以其特有的通俗易懂的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让后世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共鸣和启示。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故衫

闇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

头陀会里为逋客,供俸班中作老臣。

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

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尽劝客酒

林下春将尽,池边日半斜。

樱桃落砌颗,夜合隔帘花。

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

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