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了残经二首(其二)

心洞明,眼豁开。末后句,绝安排。

未曾展卷,明月自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心洞明,眼豁开"描绘了内心洞察力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暗示了诗人通过修行或领悟达到了一种心境的澄明。"末后句,绝安排"可能指的是在修行的最后阶段,一切皆已妥当,无需刻意追求。"未曾展卷,明月自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态度,即不需刻意去寻找,真理或智慧如同明月般自然显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无我"与"空灵"之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月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对月了残经二首(其一)

月在天,字在纸。于此经,了也未。

口如鼻孔眼如眉,依前坐在光影里。

形式: 古风

布袋和尚赞三首(其一)

拖布囊,握乌藤。街头市尾,不是闲行。

形式:

行道观音赞

尽闻不住,业识忙忙。空所空灭,遍界难藏。

特地经行往那方。

形式: 押[阳]韵

观音赞

十方圆明,应现非一。眼看净瓶,坐盘陀石。

杨枝入手时,一滴是一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