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其一)

家风足图史,妇德俨蘋蘩。

汤沐从夫宠,冠衣席弟恩。

克家传众子,有后庆多孙。

追养心何极,增封礼尚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家风如同历史画卷,妇德如蘋蘩般庄重。
沐浴和服饰都体现丈夫的宠爱,兄弟间的礼让如同弟弟的恩惠。
能传承家业给众多儿子,子孙繁多是极大的福分。
对祖先的追思与供养无尽,增加封赏的礼仪仍然保留。

注释

家风:家庭世代相传的风气。
图史:历史画卷。
妇德:女性的品德。
俨:庄重。
蘋蘩:古代用于祭祀的两种植物,象征洁净。
汤沐:沐浴。
从夫:顺从丈夫。
宠:宠爱。
冠衣:头饰和衣物。
弟恩:兄弟之间的谦让之恩。
克家:能够管理好家业。
众子:众多儿子。
有后:有后代。
多孙:子孙众多。
追养:追思和供养。
心何极:心情如何表达得尽。
增封:增加封赏。
礼尚存:礼仪仍然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亡嫂靖安君蒲氏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人以家庭传统和妇德为主题,表达了对亡嫂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家风足图史",赞扬了蒲氏家族的良好家风,如同历史上的典范,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妇德俨蘋蘩",运用了比喻,蘋蘩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必备的植物,象征着蒲氏的贤淑品德如同这些植物般端庄严谨。

"汤沐从夫宠,冠衣席弟恩",描述了蒲氏作为妻子,顺从丈夫,对待兄弟谦恭有礼,体现了她的贤良淑德和家庭和睦。

"克家传众子,有后庆多孙",赞美蒲氏生育众多子女,延续家族香火,为家族增添了无数希望。

"追养心何极,增封礼尚存",表达了诗人对亡嫂无尽的追思和怀念,以及对按照传统礼仪给予她身后哀荣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绘蒲氏的美德和对家族的贡献,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家庭传统的尊重。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

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

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一)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家风承旧相,国体继皇姑。

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

春风开闭蛰,朝露湿焦枯。

万里生还客,冠缨泪雨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一)

累朝宗内治,晚岁擅鸿勋。

立子得元圣,收帘奉长君。

一言消横逆,多难弭纷纭。

仙驭曾非远,长瞻巩洛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