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虽小歉俗安苏,小雨时时济旱枯。
天为下民成晚霁,月将三五上东隅。
星如青女临银镜,人似寒冰在玉壶。
想是庭前吟望久,岂殊云外一轮孤。
这首宋朝郑侠的《次韵子京下元雨过对月》描绘了诗人对一场及时雨后宁静生活的赞赏。首句"年虽小歉俗安苏",反映出尽管年景稍有不足,但社会民生因这场雨而得到缓解,呈现出安宁复苏的景象。"小雨时时济旱枯"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解除旱情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天为下民成晚霁",写天公体恤百姓,雨过天晴,犹如大赦,让人心生感激。"月将三五上东隅"则借月相变化,暗示时间已至十五,夜晚的明亮也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星如青女临银镜,人似寒冰在玉壶",诗人运用比喻,将星空比作仙女青女照映在明镜般的夜空,而人则如玉壶中的冰块,清冷而坚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静谧的夜晚和诗人内心的清高。
最后两句"想是庭前吟望久,岂殊云外一轮孤",诗人想象自己长久地在庭院中凝视着明亮的月亮,感叹其孤独,但又意识到这轮明月与自己的心境并无二致,都显得独立而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雨后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不详
花草迎春意已娇,霢如膏雨复连朝。
昏云暗雾饶慵困,疏李残梅共寂寥。
赖有河阳游约近,能令圃泽睡魔消。
看看陌上千红紫,只好公孙日解貂。
桑海有涯殊浩荡,蕙风无动任飘飖。
莫穷兴废千年事,但看盈虚两信潮。
方听民间歌道化,何为天际想归桡。
当知得意无南北,随向生成似玉杓。
孤直惟知不愧天,飘零无复记流年。
学从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
乞食偶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
真人到了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
堂下玻瓈看碧澜,天边图画指层峦。
崔嵬切汉星辰近,清泚照人毛骨寒。
已叹神明传政化,仍观慈惠展杯盘。
尊前不为扶衰病,敢惜酡颜胜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