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一)

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

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

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裤襦。

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在百里之外又题写官车,刚刚接到刺史的任命文书。
选拔官员注重品行优良,道路选择岂能总是遵循常规。
不仅处理公文事务,更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歌唱生活富足。
在和颜悦色中结束政务,切勿有人认为民众愚昧无知。

注释

题舆:题写官车,指官员上任的仪式。
刺史符:刺史的任命文书,古代官职调动的凭证。
循良:品行良好、循规蹈矩的官员。
途辙:道路选择,比喻官员任职的路径。
裤襦:百姓穿的粗布衣服,代指民生。
戚休颦笑:和颜悦色,形容官员对待百姓的态度。
谓民愚:认为民众愚昧,强调官员应理解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周袁州赴镇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周袁州即将赴任地方官的期许和祝愿。诗人以百里之外的题名寄语开篇,强调了刺史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和责任。他指出,一个好的刺史不应局限于常规的行政路径,而应注重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关注民生,尤其是关心百姓疾苦,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循良重他选"表达了对周袁州选择贤能、推行善政的期待,"途辙讵常拘"则暗示他不必受限于常规的行政框架,要有创新和变革的能力。接着,诗人强调了地方官不仅要处理文书事务,更要亲民爱民,让百姓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治理的成效。

最后两句"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寓意周袁州应当以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己任,让民众的笑容成为衡量政绩的标准,切勿轻视民情,认为百姓无知。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对地方官德行与政绩的高要求。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周德望之参告太学

郢州清节著吾州,宜尔诸郎总好脩。

过我山林忘僻陋,为君鸡黍乏淹留。

结交群从非一日,欲话令人翻百忧。

画舸曾同李膺载,竹林仍并阮咸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其二)

君见陈夫子,悬知问我能。

江鸥惯眠草,野雁怯逢矰。

矫首困疾首,折肱怀曲肱。

携家能有弟,托死岂无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其一)

此地已穷域,更乘惶恐滩。

家声词学旧,勇退急流难。

使者威严霁,尚书礼数宽。

听渠丞訾謷,也胜尉酸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叙浦吕主簿

参佐已能迎刃解,弦歌更整乱丝棼。

胡为易地皆驰誉,信是高才本出群。

良木更须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

仕途似子诚难遇,别语如余敢不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