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德望之参告太学

郢州清节著吾州,宜尔诸郎总好脩。

过我山林忘僻陋,为君鸡黍乏淹留。

结交群从非一日,欲话令人翻百忧。

画舸曾同李膺载,竹林仍并阮咸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郢州的清廉节操在我们州闻名,希望你们这些孩子们都能喜好修行。
经过我的山林,你们忘记了偏僻简陋,为了招待你们,我连停留的时间都显得不足。
与你们结交并非一朝一夕,想和你们交谈,却让我内心充满忧虑。
我们一起乘坐画舫,就像当年李膺那样,还曾在竹林中一起游玩。

注释

郢州:古代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清节:清廉的节操。
吾州:我们的州。
诸郎:你们这些年轻人。
好脩:喜好修行。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僻陋:偏僻简陋。
鸡黍:农家待客的饭菜,代指简朴的款待。
淹留:长时间停留。
群从:家族成员或朋友。
翻百忧:引起许多忧虑。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
李膺:东汉名士,以清正廉洁著称。
竹林:竹林七贤的典故,象征高雅的隐逸生活。
阮咸:竹林七贤之一,以音乐才华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送给友人周德望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周德望品德高尚的赞赏,以及对其赴京求学之路的祝愿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首句“郢州清节著吾州”赞扬了周德望在郢州展现出的高洁品行,这种清廉的节操也影响到了诗人所在的州。接着,“宜尔诸郎总好脩”表达了诗人对周德望家族成员都具有良好修养的肯定。

“过我山林忘僻陋”写周德望即使身处山林之中,也能忘记自身的偏远和简陋,显示出其豁达的胸怀。诗人表示自己因准备饭菜而未能长时间挽留他,流露出对朋友离去的遗憾。“结交群从非一日”回忆两人交往的深厚友谊,时间已久。

最后两句“画舸曾同李膺载,竹林仍并阮咸游”以典故作结,借用东汉名士李膺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与周德望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品格,又寄托了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学识与人格的敬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其二)

君见陈夫子,悬知问我能。

江鸥惯眠草,野雁怯逢矰。

矫首困疾首,折肱怀曲肱。

携家能有弟,托死岂无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其一)

此地已穷域,更乘惶恐滩。

家声词学旧,勇退急流难。

使者威严霁,尚书礼数宽。

听渠丞訾謷,也胜尉酸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叙浦吕主簿

参佐已能迎刃解,弦歌更整乱丝棼。

胡为易地皆驰誉,信是高才本出群。

良木更须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

仕途似子诚难遇,别语如余敢不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其三)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车。

飞腾今已去,留落又何如。

谁敢怀离阔,惟思读诏除。

九州期大庇,宁独爱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