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中的仙人,生活贫困却坚守着自己的理想。"爱仙无药住溪贫"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理解。然而,仙人最终还是脱下了山间的衣衫,去做了汉朝的臣子,这反映了一种不得已的现实选择。
夜半听鸡梳白发,是时间流逝、生命老化的隐喻。天明走马入红尘,则是仙人回归俗世的象征。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从超脱世界到重返尘嚣的心路历程。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逃离。这里的"村童"和"野鹤"都是纯净无瑕的象征,它们对腥臊的嫌弃和远离世人的行为,展示了诗人对于纯洁高洁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劳动先生"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山中的朋友,而"远相示"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这位朋友保持联络的情感。"别来弓箭不离身"则透露出一种备战状态,或者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执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居仙人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既有理想追求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矛盾,以及个体对于纯粹、高洁境界的向往。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霏霏漠漠绕皇州,销雪欺寒不自由。
先向红妆添晓梦,争来白发送新愁。
暖催衣上缝罗胜,晴报窗中点綵毬。
每度暗来还暗去,今年须遣蝶迟留。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
竟夜不闻语,空房唯有灯。
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
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
并床欢未定,离室思还生。
计拙偷闲住,经过买日行。
如无自来分,一驿是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