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游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骑着马悠然地行于闲静的街巷,新换的衣服被雨湿润后散发出清香。
桃花如同醉人的红粉佳人,柳树在白云下摇曳生姿,仿佛亦有狂态。
不经意间,忧愁的春天已经离去,何时觉得白日如此漫长。
牡丹花接踵而开,城中生活又将陷入繁忙。

注释

骑马:骑乘马匹。
傍:靠近,依傍。
闲坊:清静的街巷。
新衣:新换的衣服。
著雨:被雨淋湿。
香:散发香味。
桃花:春天盛开的粉色花朵。
红粉:形容女子容颜艳丽,此处比喻桃花。
醉:沉醉,迷醉的样子。
柳树:树木名,此指春天的垂柳。
白云:天空中的白云,这里形容柳树轻盈的姿态。
狂:放纵不羁的样子。
不觉:没有察觉到。
愁春:为春天即将过去而感到忧愁。
去:离开,过去。
何曾:何时曾经。
得日长:感觉时间漫长。
牡丹:一种名贵花卉,象征富贵繁荣。
相次发:相继开放。
城里:城市之中。
又须忙:又要开始忙碌起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春日游乐图景。诗人骑马穿行于闲静的小巷,新洗的衣物散发出雨后泥土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细节的敏感捕捉。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万物盛放的景象。桃花如同醉酒之人般娇艳欲滴,而柳树则在春风中轻盈飞扬,如同白云一般自由自在。这两种不同的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无奈与留恋。春天总是短暂的,而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则写出了牡丹花朵竞相绽放,带来的繁华景象,以及这种季节转换中人们的忙碌生活。牡丹在古代常被赋予贵族和富丽之美,这里它的盛开不仅是自然景观的高潮,也是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乐、花卉盛放、时光易逝以及繁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冬夜感怀

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

竟夜不闻语,空房唯有灯。

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

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归昭应留别城中

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

并床欢未定,离室思还生。

计拙偷闲住,经过买日行。

如无自来分,一驿是遥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田侍中宴席

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

整顿舞衣呈玉腕,动摇歌扇露金钿。

青蛾侧座调双管,彩凤斜飞入五弦。

虽是沂公门下客,争将肉眼看云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伤近者不见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

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