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其三)三和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今门,六街三市,绽水晶云母。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

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

如今闲院,蜂残蛾褪,消夜果边自语。

亏人㬠,梅花纸帐,权将睡补。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永遇乐·其三》。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和节庆活动的诗歌,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生活的反思。

开篇“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诗人通过祈愿天气的方式,希望在放灯节的时候能够停止当前的雨水,营造一个明亮、喜庆的氛围。紧接着,“万户今门,六街三市,绽水晶云母”描绘了城市街道上的繁华景象,其中“绽水晶云母”生动地展现了灯彩的璀璨和云母般半透明的美丽。

中间部分,“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诗人不仅描写了豪华的车马与装饰,还流露出了一种对禁令的无畏态度,这可能是对自由生活的一种渴望或追求。

接着,“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迷惘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紫宫朱府”象征着高贵与富丽,但也可能是一种虚幻的追求。

在后半部分,“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诗人沉浸于对往昔京都繁华时光的回忆之中,虽然现实已不同,但还是能从远处的戏曲鼓声中感受到些许慰藉。

“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刻的一种怀念,这里的“分镜”和“断钗”都是对往昔爱情的回忆,而“倩笑歌与舞”则展示了当时生活中的欢愉与热烈。

最后,“如今闲院,蜂残蛾褪,消夜果边自语”表现出诗人目前孤寂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独白。而“亏人㬠,梅花纸帐,权将睡补”则是诗人在失眠中寻找安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过往的遗憾和现实的孤独。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深刻怀念,也反映出他对于个人自由与追求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孤寂时的心境。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其一)己未元夕

和气熏来,这般光景,管无风雨。

画栋朱甍,锦坊绣巷,娘子将嫫母。

星球高挂,灯楼趱出,良夜正消增五。

遨头事,牙旗铁马,且还那时鄞府。

甘泉见说,捷书频奏,渐次不烦鼙鼓。

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祝赞齐手舞。

三呼声里,君王万寿,岁岁传柑笑语。

便都把,升平旧曲,腔儿旋补。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汉宫春.吴中齐云楼

楼观齐云,正霜明天净,一雁高飞。

江南倦客徙倚,目断双溪。

凭阑自语,算从来、总是儿痴。

青镜里,数丝点鬓,问渠何事忘归。

幸有三椽茅屋,更小园随分,秋实春菲。

几多清风皎月,美景良时。

陶贤乐圣,尽由他、歧路危机。

须信道,功名富贵,大都磨蚁醯鸡。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生查子(其一)己未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韵

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

唧唧暗蛩鸣,点点流萤入。

人生歧路中,底用杨朱泣。

一笑倚阑干,颓玉当风立。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

谁家白面郎,画舫朱帘挂。

十二列金钗,一局文楸罢。

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

归棹踏烟波,灯火芜城夜。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