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

平湖晓望分,仙峤气氛氲。

鼓枻乘清渚,寻峰弄白云。

江寒天一色,日静水重纹。

树坐参猿啸,沙行入鹭群。

缘源斑筱密,罥径绿萝纷。

洞穴传虚应,枫林觉自熏。

双童有灵药,愿取献明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清晨在平静的湖面远望,仙山的氛围朦胧。
划桨穿越清澈的水洲,探索山峰间翻飞的白云。
江水寒冷,天与水同色,阳光安静,水面泛起层层波纹。
坐在树下聆听猴群的叫声,沿着沙滩走入白鹭群中。
源头处竹林繁密,绿萝缠绕小径。
洞穴中回荡着空灵的声音,枫树林中感受到自然的香气。
有两个仙童持有灵药,希望能献给尊贵的君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操的抒发。开篇“平湖晓望分,仙峤气氛氲”两句,设定了一个清晨的湖光山色景象,平静而神秘。接着,“鼓枻乘清渚,寻峰弄白云”表现诗人乗舟游玩,追寻山峰,与白云嬉戏的画面,流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中间四句“江寒天一色,日静水重纹。树坐参猿啸,沙行入鹭群”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湖畔景象。冬日的江水寒冷,与天空同为一色;阳光柔和,不急不徐地照耀着波纹起伏的水面。树上有猿啸叫,沙滩上有鹭群飞舞,生动传神。

“缘源斑筱密,罥径绿萝纷”两句,则描写了山林中的曲折小径和茂盛的植物,给人以幽深之感。接下来的“洞穴传虚应,枫林觉自熏”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洞穴探幽,体验到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境界。

最后,“双童有灵药,愿取献明君”则是诗人的愿望,有两个仙童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灵药,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并献给君主,传递了对健康和长寿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独到领悟。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答李伯鱼桐竹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

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

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

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

莫比冥灵楚南树,朽老江边代不闻。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

各负当朝誉,俱承明主私。

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紫绶拂三寺,朱门临九逵。

昔我含香日,联尔缙云司。

朝携兰省步,夕退竹林期。

中路一分手,数载来何迟。

求友还相得,群英复在兹。

留台少人务,方驾递寻追。

涉玩怀同赏,沾芳忆共持。

迎宾南涧饮,载妓东城嬉。

春郊绿亩秀,秋涧白云滋。

名画披人物,良书讨滞疑。

兴来光不惜,欢往迹如遗。

岁晏罢行乐,层城间所思。

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

忽枉崔骃什,兼流韦孟词。

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齐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终惭起予者,何足与言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