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成二首(其二)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静观:仔细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达。
淫:放纵。
豪雄:英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程颢的《秋日偶成二首(其二)》,诗人以日常闲适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闲来无事不从容”,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没有繁琐事务打扰。次句“睡觉东窗日已红”,通过描述醒来时太阳已经高照,展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恬淡。

接下来,“万物静观皆自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体悟,认为静观万物,能从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人进一步强调“四时佳兴与人同”,表明他与大自然的节奏和四季更迭保持着和谐共鸣。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思考提升到了宇宙法则的高度,暗示他的心境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融入了天地自然的变化之中。

最后两句“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诗人表达出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视富贵如浮云,贫贱也能自得其乐,这样的男子汉气概才是真正的豪杰。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程颢的儒学修养和人生哲学,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以及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赵子固水仙图

几日东风雨乍晴,独骑官马绕湖行。

诗成酒力都消尽,人与仙花一样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王子晋

屣弃万乘追浮丘,仙成驾鹤缑山头。

碧桃千树锁金嗣,玉笙嘹喨天风秋。

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

何当高气凌云霄,愿随环佩联云骑。

形式: 古风

宿青绥铺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腊,解辔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红泉濯征尘。

麻姑顾我笑,问别何所因。

忆昨罢清江,中兴初甲寅。

去家十五年,一扫先君坟。

未及亲旧语,遽随犬羊奔。

幕燕遂如客,月鹊无安村。

得官峤南州,欲访出世人。

禦虎信有命,生还聊一欣。

此事姑置之,既往安足论。

山神似相怜,静扫群峰云。

形式: 古风

小孤山

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

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

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

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