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泊舟信州城下陈行之推官袁仲野知事携酒馔劳予于挹翠亭上

信州城南江水流,故人惜别暂维舟。

节中偶病不成饮,客里逢欢却是愁。

地迮那容《胡旋》舞,波回更作楚声讴。

三年三见戎葵色,多事红花照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端午日泊舟信州城下陈行之推官袁仲野知事携酒馔劳予于挹翠亭上》。诗中描绘了诗人端午时节在信州城下的江边与友人分别的情景。

首联“信州城南江水流,故人惜别暂维舟”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情境,江水悠悠,诗人与故人在即将分别之际,暂时停舟,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之情。

颔联“节中偶病不成饮,客里逢欢却是愁”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端午佳节本应是欢聚之时,但因身体不适而未能畅饮,反而在异乡遇到欢聚时感到忧愁,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颈联“地迮那容《胡旋》舞,波回更作楚声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狭小与内心的孤独。《胡旋》舞需要宽广的空间,但在狭窄之地无法施展,而波浪回转仿佛在诉说着楚地的哀怨之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尾联“三年三见戎葵色,多事红花照白头”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三年间三次见到戎葵花开,红花映照着白发,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沧桑的深刻领悟。戎葵花的反复出现,象征着岁月的轮回,而红花与白头的对比,则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疾病、异乡、时光流逝等生活常态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我命运的反思,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浦阳十咏(其一)仙华岩雪

冰柱浮空晓色蒙,海波摇动玉玲珑。

九清内景游纷外,五岳真形太素中。

微月升坛初映鹤,长云连野不惊鸿。

仙姬宴坐瑶池上,催捧蟠桃献木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浦阳十咏(其二)白石湫云

白石灵山望赞皇,湫潭此复见苍苍。

飘扬直欲陵三际,肤寸犹能雨八荒。

空外金精悬太白,泉中虬彩化长黄。

传芭奏罢《神弦曲》,松盖成阴泽气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浦阳十咏(其三)龙峰孤塔

两环日月似飞梭,鳌背棱棱窣堵波。

朱鸟前头森赑屃,苍龙左角见嵯峨。

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

浩劫浮云开万象,宝华杂遝散芬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浦阳十咏(其四)宝掌冷泉

一勺曹溪未是甘,刺山容易出飞泉。

消融太古岷峨雪,澄映中秋沆瀣天。

挂树青猿窥洗钵,眠沙白鹿伴安禅。

岩龛无缝身如石,逆数高僧入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