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众喧息遥夜,爽气渍烦襟。
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
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
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对陈永源的怀念之情。开篇“众喧息遥夜”即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安静、寂寞的基调,随后的“爽气渍烦襟”则透露出一种清凉而又带着些许忧虑的情绪。
紧接着,“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中的“殷勤”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陈永源的深切思念,而“低檐月”与“入幌来相寻”的描写,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以一种柔和而又富有情感的手法,传递着自己的怀旧之心。
中间两句“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更透露出了其内心的忧郁与对健康的关切。这种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流露,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真挚。
最后,“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卧想”,表达了诗人躺在床上,心中所充满的是对陈永源的思念;而“幅巾修竹林”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如同古代隐逸一般,远离尘嚣,以宁静致远的心态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怀旧,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閒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洛岸东风送马行,桥横落日半川明。
天连观阁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满城。
老去飘萍甘屏迹,兴来怀古未忘情。
短歌一曲聊回首,不待悲秋白发生。
十万全师一战擒,谷盘苍硖路幽深。
凄凉今古兴亡事,辽阔英雄割据心。
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
文皇功业今何处,磨灭荒碑蔓草侵。
济物昔所务,舍耕还自非。
骎骎老将至,忽忽意多违。
门有王夫子,柴车谢事归。
令人三叹息,羞涩向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