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处士老舅

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

常随童子游,多向外家剧。

偷花入邻里,弄笔书墙壁。

照水学梳头,应门未穿帻。

人前赏文性,梨果蒙不惜。

赋字咏新泉,探题得幽石。

自从出关辅,三十年作客。

风雨一飘飖,亲情多阻隔。

如何二千里,尘土驱蹇瘠。

良久陈苦辛,从头叹衰白。

既来今又去,暂笑还成戚。

落日动征车,春风卷离席。

云台观西路,华岳祠前柏。

会得过帝乡,重寻旧行迹。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往昔年幼无知时,不懂得读书的重要。
常常跟着孩童四处游玩,在外婆家嬉戏最多。
偷偷摘花跑到邻居家,拿笔在墙上随意涂写。
对着水面模仿梳头,开门迎客却未戴头巾。
人们当面夸赞我文采,梨子水果都慷慨相赠。
吟诗作赋描绘新泉水,探索题字找到幽静石。
自从离开家乡赴京辅,一晃已是三十年漂泊。
风风雨雨中四处奔波,与亲人常因距离而隔绝。
为何远行二千多里,路途艰辛尘土飞扬。
倾诉长久的苦难艰辛,从头叹息自己已衰老。
如今来了又要离去,短暂的笑容转瞬为愁容。
夕阳西下启程远行,春风中离别宴席散场。
望着云台观西边路,经过华山庙前的古柏。
期望有一天能回帝都,重访那些旧日的足迹。

注释

忆昨:回忆昨天。
痴小年:年幼无知的童年。
经籍:书籍,这里指学问。
常随:经常跟随。
童子游:和孩童一起游玩。
外家:外婆家。
剧:玩耍,嬉戏。
偷花:悄悄摘取花朵。
邻里:邻居之间。
弄笔:玩弄笔墨,指写字画画。
书墙壁:在墙壁上写字或画画。
照水:对着水中的倒影。
梳头:整理头发。
应门:回应门铃或敲门声,开门迎接。
未穿帻:没有戴好头巾,帻是古代的一种头巾。
人前:在众人面前。
赏文性:赞赏文学天赋。
梨果:梨子等水果。
蒙不惜:都毫不吝啬地给予。
赋字:创作文字,吟诗。
咏新泉:歌颂新发现的泉水。
探题:探索题目,即寻找写作的主题。
得幽石:找到了寓意深远的石头作为题材。
出关辅:离开京城周边地区,指外出求学或做官。
三十年:形容时间长,不一定精确到30年。
作客:在外做客,比喻远离家乡生活。
风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飘飖:动荡不安的样子。
亲情:家人之间的感情。
阻隔:因距离或情况被分开。
二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尘土:象征旅途的艰辛。
驱蹇瘠:骑着瘦弱的马在尘土中驱驰,蹇瘠指劣马。
良久:很长时间。
陈苦辛:陈述自己的辛苦经历。
叹衰白: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头发变白。
既来今又去:刚来不久现在又要离开。
暂笑:短暂的欢笑。
还成戚:又变成了忧伤。
落日:傍晚的太阳,象征离别时刻。
动征车:启动远行的车辆。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但也是离别的季节。
卷离席:卷起宴席,意味着聚会结束,分别开始。
云台观:地名,可能指某个道观。
西路:向西的道路。
华岳祠:华山脚下的祠庙。
前柏:祠庙前的柏树。
会得:如果有机会,将来。
过帝乡:回到京城。
重寻:重新寻找。
旧行迹:过去走过的路,留下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厚情感的表达。开篇“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透露出诗人在儿时并不知道书本的重要性,只是随着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四处游玩,常常去到外婆家玩耍。接下来的“偷花入邻里,弄笔书墙壁。”则表现了童年的调皮和好奇心性,喜欢在邻里间摘取花朵,并在墙上随意涂鸦。

诗中的“照水学梳头,应门未穿帻。”描绘了一种天真烂漫的画面,孩子们边玩耍边模仿成人的举止。接着,“人前赏文性,梨果蒙不惜。”则展示了诗人童年时对文学和知识的向往,以及家中对他教育的支持和鼓励。

“赋字咏新泉,探题得幽石。”表明诗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探索,通过写作和思考来获取知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自从出关辅,三十年作客。”诗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家乡离开,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外出漂泊生涯。

接下来的“风雨一飘飖,亲情多阻隔。”则表达了远离家乡后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对亲人深切的情感。尽管有“如何二千里,尘土驱蹇瘠。”这样的困难和挑战,但诗人的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和亲人。

“良久陈苦辛,从头叹衰白。”则是对岁月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感慨,而“既来今又去,暂笑还成戚。”则表现了一种无奈与接受命运的心态。末尾的“落日动征车,春风卷离席。”描绘了诗人在告别时刻的心境,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感到的不舍。

最后,“云台观西路,华岳祠前柏。”则是对故乡自然景物的怀念,而“会得过帝乡,重寻旧行迹。”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重返家乡,再次追寻过去足迹的愿望。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送同学故人

各为四方人,此地同事师。

业成有先后,不得长相随。

出林多道路,缘冈复绕陂。

念君辛苦行,令我形体疲。

黄叶堕车前,四散当此时。

亭上夜萧索,山风水离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衣曲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

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

半年著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

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

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

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

形式: 古风

送吴谏议上饶州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

曾向先皇边谏事,还应上帝处称臣。

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

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张籍归江东

清泉浣尘缁,灵药释昏狂。

君诗发大雅,正气回我肠。

复令五彩姿,洁白归天常。

昔岁同讲道,青襟在师傍。

出处两相因,如彼衣与裳。

行行成此归,离我适咸阳。

失意未还家,马蹄尽四方。

访余咏新文,不倦道路长。

僮仆怀昔念,亦如还故乡。

相亲惜昼夜,寝息不异床。

犹将在远道,忽忽起思量。

黄金未为罍,无以挹酒浆。

所念俱贫贱,安得相发扬。

回车远归省,旧宅江南厢。

归乡非得意,但贵情义彰。

五月天气热,波涛毒于汤。

慎勿多饮酒,药膳愿自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