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

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

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

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

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

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

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翻译

两峰之间的清泉潺潺,三川府旁的亭台静立。
纷乱的溪流穿越茂密竹林,曲折环绕着小花滩。
池塘角落连通着泉水,厅堂中心地势开阔。
室内冷气袭人,床下流水声清脆。
雨夜中遥想巫峡,秋晨又幻想洞庭湖的景色。
千年古镜般清澈,远方天空一片青翠。
鱼儿摆动红色尾鳍,海鸥悠闲收起白色羽翼。
荷花倾倒似洒珠露,沙滩上金星闪烁摇曳。
藤蔓搭成如纱帐的凉亭,苔藓覆盖的墙壁如锦绣屏风。
龙门之地人迹罕至,仙舟常在此停留。
游历回忆高僧为伴,吟诗邀请野外的客人聆听。
余波不再可惜,只想滋养这片浮萍。

注释

二室峰:两座山峰的名字。
三川府:古代行政区划名。
竹径:竹林中的小路。
小花汀:长满花草的小洲。
池角:池塘的角落。
堂心:厅堂中央。
瑟瑟:形容冷意。
泠泠:形容流水声。
巫峡:长江上的著名峡谷。
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孤镜:形容镜子般的水面。
远天青:远处的天空颜色。
鱼戏:鱼儿在水中嬉戏。
鸥闲:海鸥悠闲自在。
荷倾:荷花倾斜。
沙乱:沙滩上的沙粒活动。
藤架:用藤蔓搭建的凉棚。
龙门:可能指龙门石窟或类似景点。
仙棹:仙人的船,比喻诗意的舟楫。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
野客:野外的游客或过客。
浮萍:水上漂浮的植物,象征漂泊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水园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眸和超凡脱俗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高超造诣。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一句,设定了一幅以山为背景、以水为主题的画面。"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则通过对溪水和竹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两句,不仅展示了园林中水系的巧妙布局,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欣赏。"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则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对比,传达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趣。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一句,表明诗人不仅陶醉于眼前景色,更有远大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超然赞美,既有物质之美,也蕴含了时间之长和空间之广。

接下来的数句,如"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等,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出水边植物与动物的生机,这些景象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生命画卷。

最后几句"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希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是一篇极富表现力和意境美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34)

雍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字:国钧
  • 籍贯:成都
  • 生卒年:约789~873以前

相关古诗词

荅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

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于中丞使北蕃

朔将引双旌,山遥碛雪平。

经年通国信,计日得蕃情。

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

远雕秋有力,寒马夜无声。

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

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蜀中战后感事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蕃兵依?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忆江南旧居

闲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灯照月明。

宿客尽眠眠不得,半窗残月带潮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