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空著地情依识,大地山河情识磨。
色空明暗无相似,挑起蛇时会也么。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名为《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八十九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世间万物和内心体验的独特见解。
"飞空著地情依识",描绘了事物从空中落到地面的过程,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变化和流转,而"情依识"则强调了人们对这些变化的认知和情感依附。
"大地山河情识磨"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明在经历世事沧桑后,人们的感情和认知也在不断地被磨砺和改变。
"色空明暗无相似"借用佛教的"色即是空"理念,指出世间万物的颜色、光明与黑暗并无固定不变的形式,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最后的"挑起蛇时会也么"可能是一种象征或机锋,意味着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挑起蛇")时,人们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洞察力,是否能理解并接受万物的无常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世事和心灵的修炼。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拈古谈今我尚无,木奴草女辨工夫。
草木恰知非外物,含灵那信自毗卢。
何处无云不是门,藏锋不露理难论。
雪峰未尽玄沙意,惹得村人村又村。
船子寥寥载不空,几回明月弄清风。
呈桡舞棹无他事,只欲教人解六通。
龙济兴云雨遍施,圣凡不落与谁齐。
能持地藏无空印,具足圆方始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