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偶成

枕席清如水,萧然一老僧。

鸡声消壁月,晓日失窗灯。

山叶寒逾响,江云薄易凝。

老僧曾教我,任运且腾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床席干净得像清水,他就像一个孤寂的老僧。
鸡鸣声消失在墙壁后,月光也从窗户消失,晨光照亮了世界,却不见了灯火。
山中的树叶因寒冷而声音更加响亮,江面上的云层因微薄而更容易凝结。
那位老僧曾教导我,顺其自然,不必过于焦虑。

注释

枕席:形容床铺清洁。
萧然:孤寂、冷清的样子。
老僧:年长的僧人。
鸡声消:鸡鸣声消失。
壁月:墙壁上的月影。
晓日:早晨的阳光。
窗灯:窗户上的灯光。
山叶:山中的树叶。
寒逾响:因寒冷而声音更响。
江云:江面上的云。
薄易凝:稀薄而容易凝结。
教我:教导我。
任运:顺应自然。
腾腾:轻松自在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清晨的宁静生活场景。"枕席清如水,萧然一老僧"表明老僧的床榻清洁如同流水一般,而他自己则是那么孤单一人。"鸡声消壁月,晓日失窗灯"写出了早晨鸡鸣声逐渐消散了夜晚的月色,同时初升的太阳使得室内的灯光黯然失色。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昼夜更替。

接着的"山叶寒逾响,江云薄易凝"则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山间的树叶在清晨显得格外寒冷,而江上的云彩轻薄且容易聚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早晨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两句"老僧曾教我,任运且腾腾"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僧所传授哲学的领悟,那就是顺其自然,让心境如同云朵一般自由漂浮。这不仅反映出老僧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超脱的早晨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岧峣。

已披氛雾呈孤秀,未许春寒上泬寥。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便思唤客同清赏,苦畏春风入敝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孔舍人曝书

图书陈秘奥,樽俎肆雍容。

玉殿朝回客,蓬山深处峰。

探囊图轴旧,题壁姓名重。

盛世年年事,新篇莫厌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王敏仲池上

春晚馀芳尚可寻,晴雷沙岸走车音。

苑分广乐和声度,池受晴天倒影深。

席上宫花辉御醴,坐中琼树间瑶林。

归人自畏严城鼓,却望桥西日未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王敏仲至西池会饮

圣朝无复用舟师,戏遣艨艟插戟枝。

沸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

不胜杯酌宁辞醉,传语风光共此嬉。

远比永和真继轨,临摹茧纸看他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