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和金怡静见寄韵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首联“十载音书百度脩,飞鸿无便祗增愁。”以十年为时间跨度,强调了与友人通信的不易,尽管如此,却只能增加内心的愁绪。这里运用了“飞鸿”这一意象,象征着远方的友人,同时也暗含了通信的艰难与珍贵。
颔联“安西幕府誇新策,蓟北琳宫忆旧游。”转而回忆起过去在安西幕府的雄心壮志与在蓟北琳宫的欢乐时光。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暗示了当前处境的不如意。
颈联“白屋谁怜青草没,青山不逐暮云浮。”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以“白屋”和“青山”为载体,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白屋象征着贫寒之士,青草没则暗示了环境的荒凉;青山不逐暮云浮,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永恒向往,与世事变迁的无奈。
尾联“西风一棹俞溪道,来醉黄花倒玉舟。”描绘了一幅秋风送爽,泛舟于俞溪的画面,预示着诗人即将前往友人所在之地,以饮酒赋诗的方式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黄花”指的是菊花,象征着秋季的美丽与丰收,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