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我寄居在寂静的堂屋,明亮的月光照亮稀疏的竹林。
清冷的月光洗涤我的心灵,想喝却无法捧起这月色。
时光流逝引发无尽的感叹,自古以来并非只有我如此。
如今我已经四十九岁,回到这北窗下过夜。
怀念那位卓越的道人,他一生致力于医术和占卜。
像谪仙那样超凡的人已经远离,这样的士人也难以再现。
世事如同棋局,变化莫测,不容回头。
只希望岁月静好,直到那灵芝成熟,蟠桃飘香。

注释

虚寂堂:寂静的堂屋。
浸:照耀。
泠然:清凉的样子。
掬:捧起。
行年:年纪。
卓道人:品德高尚的道士。
谪仙:指李白,以其超凡脱俗而被称为谪仙人。
弈棋:下棋。
玉芝:象征高洁的灵芝。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象征长寿和吉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李太白(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怀念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超凡脱世之情。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虚寂堂似乎是诗人心灵的避风港,月光下竹影婆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情感。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泠然一词传达了水的清澈和心灵的澄明,这里暗示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美来净化自己的内心,但又感到难以企及,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悲凉。

最后,"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则是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他通过比喻世道如同下棋,变化无常,无从追溯,而他所期待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等待灵修成果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道潜留别

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

不瞋不骂喜有馀,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形式: 古风

龙尾砚歌,并引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形式: 古风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蒯缑玉具皆外物,视草草《玄》无等差。

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誇。

又不见二生妾换马,骄鸣啜泣思其家。

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