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砚歌,并引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形式: 古风

翻译

瑰宝黄琮白琥,上天毫不吝惜,只恐贪婪之人因宝而丧命。
你看那龙尾并非石头本色,其中蕴含着玉质和金声。
这些石头自何时起与天同在,为人制成砚台也毫不犹豫。
即使鲍照、谢灵运的诗才,或钟繇、王羲之的书法,与这砚台何干?
华丽的锦垫和玉盒都已蒙尘,即使是磨练床铺,又有何用。
更何况我嘲讽苏轼,他的铭文如同凤凰的嘴,被戏称为牛后的尾巴。
碧空映照水面,风吹云动,明亮的窗户和大书案洁净无尘。
我与苏子都是世间闲散之人,不拘小节。
无论是粗话还是细语,都随性挥洒,如春蚓秋蛇般自由。
但愿能与苏子共老东坡,仁者无需对万物分出高下。

注释

黄琮:古代贵重的玉器。
琥:琥珀,树脂化石。
贪夫:贪婪的人。
龙尾:比喻珍贵的石材。
玉德:玉的美德,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金声:比喻声誉卓著。
砚:写字磨墨的工具。
鲍、谢:鲍照、谢灵运,均为著名诗人。
钟、王:钟繇、王羲之,均为著名书法家。
锦茵:华丽的垫子。
苏子:指苏轼。
碧天:青天。
仁者:指有仁德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龙尾砚歌》。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加区分、欣赏自然天成之美的态度,以及对人生自由随性的哲学思考。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这两句通过对比宝石与贪婪者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珍奇事物不吝啬、不贪婪的态度。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这两句诗描绘了龙尾砚的美丽和质地,通过“玉德金声”来形容其内在的高贵与纯净。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这里苏轼将自己比喻为自然之物,与砚同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书写艺术的热爱和无条件的投入。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这两句通过提及古代著名书法家和文人,将自己的创作置于更高的文化传承之中,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是对个人生活和艺术态度的一种描绘。其中“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表现了苏轼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他生活中的简朴与自在。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这里作者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被束缚于世俗礼法之中,而是更倾向于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纯净的生活状态,是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感悟,以及他个人对于自由与独立的人生追求。

最后几句诗,则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对友人的期许:“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这里的“粗言细语”表达了作者不拘小节,不加选择地去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春蚓秋蛇随意画”则是对艺术创作的自由态度的一种比喻。最后,“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像自己所崇拜的古人一样,不受世俗规范的束缚,保持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虫虾。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蒯缑玉具皆外物,视草草《玄》无等差。

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誇。

又不见二生妾换马,骄鸣啜泣思其家。

不如无情两相与,永以为好譬之桃李与琼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雕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馀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那将屋漏供悬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一)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二)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县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馀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