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善卷台边寺,松筠绕祖堂。
秋声度风雨,晓色遍沧浪。
白石同谁坐,清吟过我狂。
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寺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善卷台边寺,松筠绕祖堂"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个隐逸的氛围,"善卷"暗示着山寺的幽深与诗人的喜好,而"松筠"则增添了一种自然景物与人文建筑和谐共生的意象。祖堂之所以被提及,是因为它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接下来的"秋声度风雨,晓色遍沧浪" 描述了秋天特有的声音和颜色,通过"度"和"遍"两个字眼,表达了声音与色的广泛扩散,给人以深远之感。这里的"秋声"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也暗含着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哲理。
"白石同谁坐,清吟过我狂"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述,他选择与大自然中的一块白石为伴,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清吟"即吟诵诗文之声,而"过我狂"则透露出诗人通过吟咏来净化心灵、平息内心的躁动不安。
最后两句"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 表明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传承。"近闻"指的是诗人最近所听闻到的消息或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关于古代律诗的,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承。"雅道"则强调了一种高雅的美学追求,"更重光"则表达了这种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加闪耀着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秋景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于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
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
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
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
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
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
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埽著僧床。
几梦中朝事,依依鹓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