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永兴寺前望西溪人家云山掩映在梅竹中

山居恋花信,逐境无定属。

返照归古寺,幽意静还续。

小桥坐流水,平野看衍沃。

炊烟袅前村,林影入远瞩。

似补梅竹疏,茅茨间几曲。

寒云晚更密,濛濛护空绿。

镫火接耕廛,鱼虾生计足。

卜居他时愿,结邻已共嘱。

吾诗盟不忘,僧楼写短烛。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中的闲适与宁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对花信(季节变换中花开的信息)的深深眷恋。诗中“逐境无定属”表达了随景而动的自在心境,“返照归古寺,幽意静还续”则体现了诗人对古寺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小桥流水”、“平野衍沃”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流水潺潺,田野广阔,显示出生活的富饶。炊烟袅袅升起,林影斑驳,如同梅竹间的疏影,增添了诗意的意境。“寒云晚更密,濛濛护空绿”则渲染出傍晚时分的朦胧美,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诗人遥望西溪人家,云山相映,梅竹掩映,生活气息浓厚,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安居愿望的期盼。结尾“吾诗盟不忘,僧楼写短烛”则流露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在僧楼中借着微弱烛光继续写作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符之恒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清末文人墨客的闲逸情怀。

收录诗词(2)

符之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村即事

村边软草涴春泥,小雨初晴绿满溪。

几幅斜阳挂鱼网,人家多在柳塘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婺州太守刘汉循别驾董豫周偕余课农游双龙洞归憩西坞吴氏园即事

宿雨初晴水满川,课农好趁绿阴天。

官除教养原无事,民力耕耘定有年。

北郭烟云归石屋,西园风景胜花田。

他时若订林泉约,如此溪山拟卜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乙酉重九日同人由讴歌岭登钟山憩菩提庵分赋得七古

铣溪源自马金落,奔作城壕恣喷礴。

钟山厄险实障之,流怒激湍与石搏。

天然形胜冠衢西,百里蜿蜒环古郭。

萦纡石径绕岩阿,错落云根耸锋锷。

时维秋爽景尤清,夙约登高肯辞却。

不多游侣尽同心,争拂衣尘理芒屩。

多情山鸟叫钩辀,无数岩花散约婥。

半山亭峻暂支筇,已揽长空出寥廓。

相携贾勇拾级升,路转山回渐开拓。

一峰独压众峰青,八面虽高仅半角。

金钱牙笏竞朝参,几案文峰似锥卓。

久攫世网困尘氛,快豁双眸穷绵邈。

山僧留客饷山殽,随意杯盘崇素朴。

微参道妙少支言,不露焚修愈诚悫。

欲将妙笔绘沧洲,胸次林泉随寄托。

兴酣更欲纵清游,啸咏殊惭继康乐。

形式: 古风

赠西林上人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