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赞(其二)

天作斯文,万物所印。时惨时舒,与天同运。

其谁特立,卓哉吾人。黄且落矣,蔚然常春。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求仁得仁,于我何怨。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载瞻载仰,百世之师。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苏轼(东坡先生)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诗人以“天作斯文”开篇,将苏轼的文学才华比作自然界的规律,万物都受到其影响。接着,“万物所印”暗示苏轼的作品如同自然界的印记,深刻而广泛。

“时惨时舒,与天同运”描绘了苏轼作品风格的多变,如同自然界的变化一样,既有阴霾也有晴朗,与天地运行相呼应。诗人进一步赞扬苏轼“其谁特立,卓哉吾人”,即在众多文人中独树一帜,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黄且落矣,蔚然常春”运用比喻手法,将苏轼的作品比作秋天的黄叶和春天的绿草,虽然黄叶会凋落,但绿草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苏轼的作品虽历经时间考验,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赞扬苏轼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坚定自信,内心无惧无悔。这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求仁得仁,于我何怨”表达了对苏轼追求理想并最终实现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或他人追求理想的共鸣,认为无论结果如何,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形容苏轼的思想和影响力超越时空,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赞誉,也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载瞻载仰,百世之师”高度评价苏轼作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为人们所敬仰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全面展现了苏轼在文学、哲学以及个人品格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灵岩愿老真赞

法不孤起,随处有人。一花既开,无地不春。

现满月相,转大法轮。似雷雨作解,如山川出云。

不向人偏衫襟里吃饭,而于孤峰顶上化身。

形式:

灵源禅师真赞

滔滔汩汩,莫知其出。汪汪洋洋,随圆随方。

故八万四千偈不离于当处,而五千四十八卷皆作戏于逢场。

山谷老人所以强名之而无愧,姑溪居士又从而雪上加霜。

咄,只这便是灵源叟,何须更上炤默堂。

形式:

报恩邦禅师真赞

荆山美璞,霜天一鹗。可荐郊庙,志存寥廓。

逢场作戏,随病予药。

信与佛祖齐肩,直是摸索不着。

形式: 押[药]韵

李伯时马赞

竹批双耳,风激四蹄。振尾顿鬣,会于一时。

惟伯时父,神而明之。千载相遇,非公而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