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荆山美璞,霜天一鹗。可荐郊庙,志存寥廓。
逢场作戏,随病予药。
信与佛祖齐肩,直是摸索不着。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报恩邦禅师真赞》。诗中以“荆山美璞,霜天一鹗”开篇,巧妙地将禅师比作荆山中的美玉和霜天中的孤鹰,寓意其非凡的智慧与超凡脱俗的品格。接着,“可荐郊庙,志存寥廓”进一步赞美禅师的修为与志向,犹如可以献给神明的珍宝,心怀广阔的宇宙。
“逢场作戏,随病予药”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禅师在世间游戏人间,却能洞察世态炎凉,为众生解忧疗疾的形象。最后,“信与佛祖齐肩,直是摸索不着”表达了对禅师境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修行已达到与佛祖并肩的高度,但这种境界又难以言喻,只能通过不断的探索去接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报恩邦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深的佛法修为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竹批双耳,风激四蹄。振尾顿鬣,会于一时。
惟伯时父,神而明之。千载相遇,非公而谁。
鳞介所宗,寿无与京。纳锡以荐,曳尾而行。
与其托之于死骨,孰若遂性以为生。
余私淑诸,盖将卒岁以沉冥。
敷座而坐,如日初晓。护念付属,一时俱了。
非此老人,其谁能表。漫自形容,本无欠少。
高坐清凉道场,截断东南路口。
一万菩萨列在下风,天下衲僧闻者稽首。
挺超佛越祖之意气,有抽钉拔楔之妙手。
拶得额头汗出,又向王舍城中哮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