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履霜操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竹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

我以岁莫起视夜兮,北山饮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当予,曰夫子则钟期,尝试刳心而为之听。

若有人兮亦既脩,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齐圣。

嘉孝子之心终无已兮,不忍忘初之戒命。

人则不语兮弦则语,客有变容而涕洟,奄不知哀之来处。

悲乎痛哉!

葛屦剪剪兮絺绤凉凉,衣则风兮车上霜,天云愁兮空山四野。

竭九河湔涕痕兮,忽承睫其更下。

嫠不忧其纬兮,恤楚社之不血食。

尽子职而不我爱兮,终非父母之本心。

天高地厚施莫报兮,固自有物以至今。

雉雊鸡乳兮,麋鹿解角。天性则然兮,无有要约。

哀号中野兮,于父母又何求。

我行于野兮,不敢有履声。

恐亲心为予动兮,是以有履霜之忧。

古人之骨朽矣,匪斯今也。

蹙然如动乎其指,浩然如生乎其心也。

声音之发,钩其深也。枯薪三尺,惟学林也。

形式: 琴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听履霜操》,通过对深宵月色、竹影、落叶和霜降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以“我以岁莫起视夜”起笔,表达了在年终岁末的夜晚独自起身,遥望北山北斗的情景。接着,他通过幽人弹琴,将自己比作古代知音钟期,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共鸣。

诗中“人则不语兮弦则语”一句,暗示了琴声代替了人的言语,传达出深深的哀思。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野外行走,小心翼翼以免惊扰父母,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敬爱和忧虑。最后,诗人感叹自然界的规律,如动物的生长变化,暗示人生无常,而父母的期望和教诲始终铭记在心。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听履霜这一意象,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亲情的永恒,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呈李卿

歌舞如云四散飞,东园篮舆醉归时。

细看春色低红烛,仰折花枝坠接䍦。

仙李回风转长袖,野桃侵雨浸燕脂。

夜长昼短知行乐,不负君家乐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宋乔年真赞

士之坎壈,以其智多。

因坎壈以为师,用其多以见己。

相遭于功名之会,图像麒麟。

独行于寂寞之滨,照影溪壑。

大者四时尔,小者风雨尔,岂真我哉。

形式:

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朝四暮三,为笑不竞。

放一捻一,犹著禅病。探丸起死,味药知性。

忧患不入乎杯中,抱胡琴而风听。

若乃脱冠袒裼,扪虱应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于云杪,探水月于江湖,然后怏于心与。

形式:

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轩庭坚集句咏之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

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鸬鹚杓,鹦鹉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

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

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

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