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踏芦渡江小影二首(其一)

学佛无缘且学僧,是谁衣钵与传镫。

十年尘梦如流水,面壁功夫我未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在芦苇中渡江的场景,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抒发了对朋友行为的思考和感慨。首句“学佛无缘且学僧”,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选择学佛之路的不解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缘的态度。次句“是谁衣钵与传镫”,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朋友所接受的佛法传承的疑问,衣钵与传镫在中国佛教文化中象征着佛法的传授与继承。

接下来的“十年尘梦如流水”,运用比喻手法,将过去的十年时光比作流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过去的回忆如同流水般逝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最后一句“面壁功夫我未能”,则直接点明了诗人自己未能达到如同朋友那样深入修行、静心悟道的境界,流露出一种自谦与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学佛之路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修行境界的反思,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深邃的哲理与情感交融之美。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友人踏芦渡江小影二首(其二)

色相谁摹丈六金,中流一苇任浮沈。

逢人倘问西来意,但说多情是佛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一)

天矫赤虬子,飞下天之衢。

帝成白玉楼,手板来传呼。

始知天上人,不读人间书。

神仙不可学,学之使人愚。

含冲抱元寂,坐令神智枯。

班班香案吏,中有才人无?

形式: 古风

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二)

才人必生天,渊云在何许。

况闻长庚星,骑鲸归紫府。

璀璨梦中笔,岂无一花吐。

仙才不如鬼,何不学鬼语。

茫茫造化功,留与后来补。

捉笔蘸天池,墨花散秋雨。

形式: 古风

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三)

长吉善诗歌,作记非其才。

文章蜕仙骨,或者新胚胎。

咄哉叶律郎,上界何官阶。

天上葬神仙,不知今几回。

罡风扫河汉,下有昆明灰。

何不乞长寿,还向人间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