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守丁端叔以九日诗至次韵奉酬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

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

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筒略往还。

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十年未见平常事,近在咫尺已分别。
螃蟹虽好难比恩,献祭怎能及慈颜。
举杯对酌以表心意,诗筒来往暂且休。
新知乍得即刻告别,期待重逢在吴山边。

注释

十年:多年。
寻常事:平常之事。
九日:九天。
相违:分离。
咫尺间:很近的距离。
橙蟹:指美味的螃蟹。
追胜赏:追赶美好的赏赐。
藙牲:古代祭祀用的草食动物。
奉慈颜:敬奉慈祥的脸庞。
逝将:即将。
酒坫:饮酒的地方。
酬酢:互相敬酒。
乍可:宁可。
新将:新结识的朋友。
适闻:刚刚听到的消息。
临遣:临别之际。
鹿头:地名,可能指吴山的别称。
吴山:具体地理位置。

鉴赏

这首宋诗是陈傅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丁端叔久别重逢后的感慨。首句“十年不见寻常事”,写出了两人阔别多年,相见之不易,寻常小事都显得不平凡。次句“九日相违咫尺间”则强调了相聚之快,虽然只有短暂的时间,但距离却近在咫尺。

诗人通过“橙蟹渠能追胜赏”一句,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暗示他们曾一同享受过佳节的欢乐。接着,“藙牲孰与奉慈颜”表达了对丁端叔母亲的尊敬和思念,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奉养她的慈颜。

“逝将酒坫更酬酢”描绘了他们举杯畅饮的场景,以此加深友情。而“乍可诗筒略往还”则体现了他们通过诗文交流的深厚情谊,即使不能常常见面,也能通过诗筒传递情感。

最后两句“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这次相聚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有更多美好的时光可以共度,比如在吴山下再次相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亲情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陈同甫生日

南国雨初润,西风水微波。

持酒欲劝君,奈此道阻何。

天地自久长,日月良蹉跎。

志士惜少年,用意矢靡他。

岂无文字功,百代名不磨。

胡然朝揽镜,夜起瞻星河。

思妇视贞操,骄人视劳歌。

曾微强饭书,覆出为诋诃。

永怀姑射神,尸居养天和。

下视尘冥冥,鸿鹄谢网罗。

身将世谁亲,得孰与丧多。

请君以尊生,我亦以养痾。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寄僧嗣清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馀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形式: 古风

悼杨休甫

袖手旁观一世馀,元非亲物亦非疏。

酒边每事如人意,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生逢周汉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独恨无从掺子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