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薳官牌夹口韵是日闻官军破虔贼

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感叹这次的滞留,面对艰难险阻笑对人生。
这次出行希望一路顺利,清晨起来就能宣告盗贼平息。
湖光山色充满喜悦,大雁野鸭鸣叫传递欢乐。
踏上千里前塘路,想必能感知我旅途中的轻松心情。

注释

滞留:停留,指时间上的延误。
嗟:叹息。
役:任务,此处指旅程。
艰险:艰难险阻。
吾生:我的一生,此处指当前的生活。
和风顺:形容天气晴朗,风力适中。
虔:诚心,此处指真诚地。
贼平:盗贼被平定,指社会安宁。
湖山:湖光山色。
争喜气:争相展现喜庆气氛。
雁鹜:大雁和野鸭。
欢声:欢快的叫声。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前塘路:前方的池塘之路。
客念:旅人的思绪,心情。
轻:轻松,轻快。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外界的变迁。"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表达了一种对目前境遇的无奈与苦涩,但同时也流露出面对困境时的豁然开朗。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在的坚强,更彰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则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预期。"和风"象征着和谐与顺利,而"虔贼平"则意味着那些扰乱社会的势力得到了平息。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和平与秩序重建的向往。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中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好。湖山之间弥漫着欢愉的氛围,而远处传来了雁鹜的鸣叫,这些都是诗人内心喜悦的映射。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旅人的感慨。面对茫茫长途,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放轻行囊,减少思念之重,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微妙反映。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和历阳李簿见寄

短鬓纷垂白,衰颜悴带黄。

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长。

旧学长荒废,新知感爱忘。

何时一樽酒,谈咏带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天宁因上人次韵

日月漂流一鸟过,别来心迹病维摩。

是非孰辨聊分谤,诞信相讥要止讹。

摇落独怜松不改,澄清尝见海无波。

句中有眼劳开警,更问诸人会得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其三)

诗涛难放笔头乾,归及初晴素魄圆。

善誉敢论当世比,佳萹应任老夫传。

凌云列岫堆螺髻,出水新荷点翠钿。

报政还朝知不晚,追随能复记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