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向自然的境界。"飘然吟魄到鳌山,好句空疏水石间"中的"飘然"表达了诗人游历时的心境轻松自如,而"吟魄"则是一种高远的情感流露,"鳌山"常被用来形象地描绘高峻的山峰。"好句空疏水石间"中的"好句"指的是诗人心中美好的韵味,而"空疏"则是对景物处理的一种艺术手法,即在描写时不求尽实,留白以增强想象力。
接下来的"眼界清虚心不息,浮生能有几人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淡然。"眼界清虚"意味着视野宽广而又清晰,能够看透尘世的繁杂;"心不息"则是说诗人的内心虽然平静,但对生活的关注依旧存在。最后两句"浮生能有几人闲"中"浮生"指的是人类短暂且无常的生命,而"几人闲"则是在问,在这样忙碌的人世间,到底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心灵上的悠闲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