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词

霰雨灂灂,风号如斸。有叟有叟,暮投我宿。

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

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

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

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

蝗乎蠈忽,东西南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楚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苦难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慨。"霰雨灂灂,风号如斸"一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寒冷荒凉的气氛,霜冻交加、风声凄厉,给人以严冬的萧瑟之感。

接着"有叟有叟,暮投我宿"透露出诗人对于归宿的渴望与无奈,这个“叟”字形象地描绘出夜幕降临、行旅者寻找栖息的情景,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随后"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则直接点出了诗歌中所批判的对象——酷吏。诗人通过“吁叹”二字表达出对这种现实的悲哀,同时也道出了自己内心的不平与愤懑。

"如何如何,掠脂斡肉"这一句则是对酷吏残暴行径的强烈谴责。"掠脂斡肉"形象地比喻了他们剥夺民众最后生存之物的残忍行为,使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那些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压迫。

接下来的"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则是通过乐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吴姬、韩娥可能是当时的歌女,她们的歌声如同哀伤的诉说,触动了听者内心最深处的痛楚。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两位歌女的歌声,传递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悲哀力量,使得听者不禁潸然泪下。

最后"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蝗乎蠈忽,东西南北"则是对酷吏行为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这样的暴行,不仅使得民众流泪,也让他们家破人亡,因此天气也不再温煦,祥瑞之风也消失了。这股荒凉凄清的风,更是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对酷吏的无声谴责。

整首诗通过对酷吏暴行的描述和对民生疾苦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悲哀与批判的社会画卷。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嘲商客

苇萧萧,风摵摵,落日江头何处客。

斜倚帆樯不唤人,五湖浪向心中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题弘顗三藏院

仪清态淡雕琼瑰,捲帘潇洒无尘埃。

岳茶如乳庭花开,信心弟子时时来。

灌顶坛严伸㽬塞,三十年功苦拘束。

梵僧梦里授微言,雪岭白牛力深得。

水精一索香一炉,红莲花舌生醍醐。

初听喉音宝楼阁,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

次听妙音大随求,更觉人间万事深悠悠。

四音俱作清且柔,爱河浊浪却倒流。

却倒流兮无处去,碧海含空日初曙。

形式: 古风

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形式: 古风

题曹溪祖师堂

皎洁曹溪月,嵯峨七宝林。

空传智药记,岂见祖禅心。

信衣非苧麻,白云无知音。

大哉双峰溪,万古青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