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

东吴秋令迟,得雨亦良悦。

中庭有流萤,烈风吹不灭。

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

西成虽作劳,农事亦渐歇。

老怯岁律残,俯仰忽九月。

蟋蟀鸣壁间,愧汝知时节。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吴的秋天来得晚,即使下雨也让人感到欣喜。
庭院里有飞舞的萤火虫,即使猛烈的风吹也不熄灭。
我披着衣服坐了很久,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鼓角声。
虽然西边的丰收已经完成,但农事渐渐减少。
年老体弱,感叹时光匆匆,转眼已是九月。
蟋蟀在墙壁间鸣叫,你的节律提醒我季节的变换让我惭愧。

注释

东吴:指古地名,这里代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秋令:秋季的气候。
得雨:遇到下雨。
良悦:感到愉快。
流萤:萤火虫。
烈风:猛烈的风。
鼓角:古代军中的乐器。
参差:断断续续。
西成:西部地区的丰收。
农事:农业劳动。
岁律:一年的时节。
残:将尽。
蟋蟀:一种昆虫。
壁间:墙壁缝隙。
知时节:知晓时节变化。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秋天的江南景色,诗人陆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季节变迁的感受。"东吴秋令迟"一句,点明了江南秋季来得较晚的特点,而"得雨亦良悦"则表达了对雨水滋润的欣喜。接着,诗人观察到中庭流萤在烈风中依然闪烁,象征坚韧的生命力。

"披衣起坐久",诗人深夜未眠,倾听远处的鼓角声,暗示战事或时局的动荡,"西成虽作劳",丰收的季节虽然带来辛劳,但农事渐歇,也透露出一丝宁静。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老怯岁律残",对岁月流逝感到无奈。

最后,诗人听到壁间的蟋蟀鸣叫,触发了对时光与生命的感慨,"蟋蟀鸣壁间,愧汝知时节",他自愧不如蟋蟀能感知季节更替,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情于景,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碧海行

碧海如镜天无云,众真东谒青童君。

九奏铿锵洞庭乐,八角森茫龙汉文。

共传上帝新有诏,蚩尤下统旄头军。

径持河洛还圣主,更度辽碣清妖氛。

幽州蚁垤一炬尽,安用咸阳三月焚。

艺祖骑龙在帝左,世上但策云台勋。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箕卜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形式: 古风

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其一)

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

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

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

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

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形式: 古风